-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
中心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其前身可以追溯到 1938 年建立的复旦大学园艺系,1952 年复旦大学园艺系与东北农学院园艺组合并建立沈阳农学院园艺系,并组建蔬菜栽培教研室(含保护地栽培);1973年组建蔬菜栽培教研室保护地课程组;1997年学校成立工厂化高效农业工程技术中心;1998 年蔬菜栽培教研室保护地课程组改称为设施蔬菜栽培生理研究方向;2003 年工厂化高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园艺学院蔬菜教研室设施蔬菜栽培生理学术方向合并,组建设施园艺团队。2022年1月调整设施园艺团队,将团队的原工厂化高效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更名为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团队全部纳入“中心”;“中心”是一个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学校二级单位(对外),内部隶属于园艺学院管理。
“中心”以“厚德弘毅、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为理念,聚焦现代节能设施设计与环境智能管控、设施智能装备及精准控制、主要果菜产量品质抗性基因挖掘与利用、逆境应答与调控、绿色低碳高效生产等方向,设立了园艺设施环境与工程、设施园艺作物绿色低碳栽培、设施园艺作物优质栽培和设施园艺作物逆境障碍调控四个研究室,并设立了综合管理、学生与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以及成果转化与基地管理四个办公室。“中心”建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施园艺方向博士硕士授权点,同时也在蔬菜学方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截至 2024 年10月,“中心”固定人员27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3 人、副高级职称人员 7人、讲师5人、教辅人员 2人;队伍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4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省级人才8人。在读研究生 256人,其中博士生 71人。“中心”建筑面积 7000 余 m2,校内教学科研基地 20 亩,建有14栋日光温室和 12 栋塑料大棚,并建有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建有北方园艺设施设计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设施园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环渤海湾地区省部共建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11个。
经过多年发展,“中心”取得了一批教学和科研成果,并获得了众多教学科技奖励和荣誉称号。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心”破解了温室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和以光为核心的温室蔬菜环境综合调控难题,研制出1-4代节能日光温室及其蔬菜高产优质生产技术体系,其中80年代的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实现了-20℃ 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0-1的突破,此后二、三、四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实现了1-10的飞跃。成果先后获国家星火计划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并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辽宁工人先锋号等集体荣誉。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5项,科研与平台建设经费1.3 亿元;发表 SCI收录论文220 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3件,实用新型专利82件,软著登记39件。
面向未来,“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的精神,重点开展设施园艺产业提质增效、高品质绿色栽培、现代设施园艺生产、主要园艺作物逆境生育障碍调控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培养一批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高索质人才,取得一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力争为中国式设施园艺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