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李天来院士/刘玉凤教授团队揭示SlCV通过调控低夜温胁迫下SlBAM3的稳定性影响番茄淀粉代谢机制

【日期:2025年10月21日 14:27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近日,Horticulture Research上线了(Advance Access)李天来院士/刘玉凤教授团队题为SlCV affects starch metabolism by regulating SlBAM3 stability under low night temperature stress in tomato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叶绿体囊泡蛋白(SlCV)通过调控β-淀粉酶3(BAM3)的蛋白稳定性参与低夜温下淀粉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冷胁迫下淀粉代谢途径提供了新的见解。

        本研究首先探讨了SlCV在LNT胁迫下与番茄夜间淀粉过度积累之间的关系。在低夜温胁迫下,SlCV过表达植株叶片中淀粉含量显著升高,同时β-淀粉酶活性下降,而SlCV沉默株系中淀粉降解增强。RNA-seq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SlCV过表达植株中蔗糖-淀粉通路在LNT胁迫下的显著重编程,主要表现为淀粉相关代谢物和淀粉分解酶基因转录水平的下调。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了SlCV和SlBAM3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并证实SlCV可促进SlBAM3在LNT下的降解。遗传验证证实,SlBAM3沉默的植物积累了过多的淀粉,并表现出LNT敏感的表型,SlBAM3过表达增强了耐寒性。此外,SlBAM3互补拯救了SlCV过表达植物中淀粉过度积累和LNT敏感的表型。研究结果描述了LNT胁迫下SlBAM3蛋白降解的全新机制,确立了SlCV是淀粉分解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

图1低夜温胁迫下SlCV通过调节SlBAM3稳定性影响淀粉代谢的作用模型

        团队已毕业博士生鹿嘉智和毕业硕士生陈宇(现就职于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玉凤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李天来院士对研究给予重要指导。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279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3)、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XLYC2203065)、辽宁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4JH3/50100026)以及沈阳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2023Y003)等项目的支持。(李振涛)

审核人:王峰

编辑:王雪